過敏性鼻炎

常發生於幼兒期至學齡期

典型症狀:



  1. 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張口呼吸



  2. 睡覺時,會發出呼嚕的聲音



  3.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鼻子、眼睛發癢,不時用手摩擦抓鼻、揉眼睛



  4. 幼兒時期,容易因為過敏性鼻炎而併發耳部的中耳炎



過敏性皮膚炎

特徵為皮膚發癢、臉部或身體紅腫發炎、脫屑,有時會滲出分泌物,患部治癒後容易復發。



  • 1~3個月嬰兒的濕疹,主要在臉部及頭部,甚至延伸到耳垂及頸部,並且從臉頰開始擴散,最後長到整個臉部。



  • 寶寶會顯出食慾精神不振、煩躁不安、睡眠不佳等現象,而且因為很癢,寶寶會不自主的抓臉、愈抓愈癢,而形成厚厚的硬皮。



嬰幼兒氣喘病處置的新觀念



  • 對家屬進行衛教使他們瞭解過敏氣喘病的發炎本質及嬰幼兒氣喘發作時容易造成呼吸衰竭的嚴重危險性。



  • 找出其環境中有害的過敏原儘量避免。



  • 早期適當地使用抗過敏性發炎藥物(尤其是吸入性類固醇)治療。



  • 必要時,投與支氣管擴張劑。



預防過敏兒,從懷孕開始



  • 懷孕的第四個月起即應避免接觸過敏原,並減少攝取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以避免胎兒致敏現象。



  • 環境常見的過敏原:塵璊、蟑螂、黴菌、狗毛、貓毛、花粉、二手菸、空氣污染..。



  • 食物中常見的過敏原:蛋白、牛奶、有殼海鮮(蝦、蟹)、花生堅果類….。



寶寶出生後



  • 哺餵母乳六個月以上—其過敏機率較低(哺餵母奶期內母親仍需做飲食控制)



  • 若無法哺餵母乳餵哺低過敏的「水解蛋白配合嬰兒奶粉」。



副食品添加



  • 6個月以後再添加─米粉、麥粉、果汁等蔬果類,且一次一種。



  • 10個月以後再添加─蛋黃、魚、豬、牛肉等動物性食物。



環境控制



  • 臥室內避免使用厚重及毛料的毯子



  • 每週以熱水清洗一次寢具之外套



  • 不鋪設地毯,窗漣漪百葉窗或塑膠遮板替代



  • 以木製品或塑膠品代替填充家具



  • 保持居家空氣流通,冷暖氣出風口以過濾網替代



  • 家中擺設盡量簡單,減少灰塵死角



  • 將衣物、絨毛物品放置櫃中並關好櫃門



  • 食物或垃圾收藏處理好,勿外露以免吸引蟑螂老鼠



  • 修繕屋內漏水處,以免潮濕滋生霉菌



  • 最好不要飼養寵物



  • 對花粉過敏者,應避免在居家四周種植易造成過敏之植物



  • 廚房內油煙需排出屋外



  • 家中成員不要抽煙



  • 由於過敏疾病主要是因為與過敏原接觸而引起



  • 所以,如果能做好控制居家環境,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便能夠降低過敏氣喘的發作與嚴重度



飲食控制

海鮮類:



  1. 以有殼海鮮(蝦、蟹、蛤、蚵)過敏性最強



  2. 鱈魚、深海魚類亦應避免之



水果類:
西瓜、橘子、蕃茄、草莓、芒果

一般類:
蛋、牛奶、小麥、玉米、花生、巧克力、大豆、開心果、栗子、胡桃

準媽媽:
對酒類、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應避免
 






 (內容由馨蕙馨醫院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80562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